(♥-按此查看此新聞-- )
幼兒發燒不能一味退燒。
醫師發現,有家長給幼兒吃退燒藥,
短時間內沒有明顯退燒,
又接著用藥,一天下來,
用藥劑量超過正常的兩倍,
幼兒送醫時肝功能指數已升高。
另外,
有4成的家長以冰枕或溫水洗澡為幼兒降溫,
忽略階段處理的重要性,
造成幼兒失溫,發燒越拖越久。
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陳永綺昨天指出,
體溫超過38度即是發燒,
是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,
免疫系統對抗的發炎反應,
39度以上的高溫會帶來頭暈、痠痛等不適,
服用退燒藥只能讓體溫降低0.5至1.5度,
減緩身體不適,
不可能急速降至正常體溫,用藥不能超過一天正常劑量
陳永綺表示,
曾有病例服用退燒藥後沒有退燒,
家長又讓小孩吃藥、塞肛門退燒劑,
一天喝120西西的藥水,
明顯超量、肝功能指數升高,
必須緊急治療,讓肝功能恢復正常。
陳永綺利用門診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,
總計120份問卷,
調查發現,
幼兒發燒時,
57%的家長會給退燒藥、
28%會使用冰枕、
13%會用溫水幫小朋友洗澡降溫。
陳永綺解釋,
為幼兒降溫除使用退燒藥外,
還應留意不同階段的處理原則,
第一階段幼兒會發抖、手腳冰冷,
這時應以保暖為主,
若讓幼兒睡冰枕或以洗溫水澡降溫,
反而會持續發冷,
延緩病程發展,
增加心肺負擔。
若手腳發熱、心跳及呼吸加速,
即進入第二階段,
這時可讓幼兒洗溫水澡、睡冰枕,
以輔助散熱。
陳永綺強調,
處理發燒並非僅觀察體溫,
同時要注意幼兒活動情形,
若服藥後未惡化,
活動力不錯,家長不需過度擔心。
不過,若一天之內退燒、
發燒不斷循環,
伴隨頭痛、
全身不舒服、
哭鬧不停、
怕光、
發抖、
嘴唇發紫、
煩躁不安等狀況,
即需就醫。
- May 01 Thu 2008 12:24
:: 【自由時報】退燒藥吃多、幼兒差點爆肝 ﹡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